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探索全球碳金融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碳金融发展是时代的产物。《京都议定书》为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全球碳交易市场可分为配额交易市场和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在众多碳交易市场中,主要有四个专门从事碳金融的交易所,包括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英国排放交易体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温室气体减排体系和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展望碳金融交易市场的发展前景,全球碳金融交易市场有望在2016年正式形成。

21世纪世界面临的挑战莫过于造成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在大气层的迅速累积。全球气候系统变暖已毋庸置疑。据国际能源署预测,按照现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到本世纪末全球的平均温度将上升6度。全球变暖将带来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病毒增加、物种减少、灾害频繁等危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使得碳交易风生水起,而碳交易发展至今,其金融化日趋明显。在碳市场中,由于减排的实际行动往往发生在交易之后,这种形式与商业信用十分类似,因此“碳信用”的概念就被引入其中。与石油一样,碳交易既有商品属性,又有金融属性;既有经济价值,又是国际政治搏弈的产物。碳信用虽然历史很短,却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衍生金融商品,成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又一新的价值符号。

随着碳交易市场规模的扩大,碳货币化程度越来越高,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基于碳排放权的碳金融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碳金融是指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既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也包括银行的绿色信贷以及其他相关金融中介活动。碳金融本身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吸引越来越多的金融市场参与者投入到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领域中来,以规避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获取低碳经济带来的机遇。

目前,发达国家都在厉兵秣马,围绕碳减排权,试图构建碳交易货币,以及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碳市场的主导地位因此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

全球碳交易市场可分为配额交易市场和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配额交易市场为那些有温室气体排放上限的国家或企业提供碳交易平台以实现减排目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球已经形成一个规模日趋壮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国际市场上,碳交易产品日益丰富,从排放权到碳期货、期权等产品在欧美成熟的碳市场都已经出现。作为新兴的金融市场,碳金融交易市场在近几年发展迅猛,交易平台和交易工具日趋多元化,交易规模逐年成倍增长。据世界银行预测,2008-2012年每年的碳金融交易市场规模至少达600 亿美元,2012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 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而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碳排放额度也将取代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


  • 上两篇文章:低碳金融未来发展前景巨大
    对于低碳产业融资现状,此前曾有专家表示,我国低碳融资主要集中在以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下的资金流入、多边开发机构的资金流入、国外私人部门的资金流入为主,但国内融资才开始启动,仍以中央财政拨款和补贴为主,主权财富基金、政府引导基金、绿色金融服务等仍处在初级运作阶段。
  • 上一篇文章:金昌入列第二批低碳城市试点
      近日,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全国有28个城市列入试点范围,我省金昌市名列其中。  国家低碳城市

  • 下一篇文章:云南省千万农民受益低碳经济
    来自省林业厅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省农村能源建设已形成年节约标煤4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00多万吨的能力,近1000万农民从中受益,云南省力推农村能源建设减排二氧化碳成效明显。
  • 下两篇文章:最环保燃煤电站投产发电 或将实现二氧化碳近零排放
      华能天津IGCC示范电站12月12日在天津投产发电。这是我国首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GCC示范电站,也是世界第六座IGCC电站。其污染物的排放量
  学会动态
学 会 新 闻
学 会 通 知
技 术 标 准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