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基金会2012年“阳光工程”项目正式启动
近日,老牛基金会“阳光工程--西藏日喀则地区萨迦县拉洛乡项目”在西藏日喀则地区萨迦县拉洛乡正式启动。本次项目是老牛基金会连续第二年在西藏开展阳光工程项目,再一次捐资为藏民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
告别“黑灯瞎火”,“阳光”进帐篷
日喀则地区萨迦县拉洛乡地处偏远,牧民大多以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尽管当地政府十分重视解决当地农牧民生活能源问题,诸多限制使集中供电一直未能实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存在燃料难、照明难、取暖难等诸多困难。
本次老牛基金会捐赠的100万元,用于为萨迦县拉洛乡的15个行政村的778户农牧民约3800多人以及拉洛乡中心小学安装太阳能发电电源和相关配套设施。
现在有了太阳能发电设备,牧民可以利用它取暖、照明、做饭等,这极大地方便了全乡牧民的生活,也使全乡唯一一所全日制小学中心小学解决了当下最棘手的用电难问题,孩子们从此在晚上也可以看书、学习了。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学校用电稳定,老牛基金会与受赠方共同约定,拉洛乡中心小学太阳能发电机组仅限全校师生教学、生活所用,确保做到“电不出校、专项专用”。在此次的实地考察中记者看到,与小学一墙之隔的乡政府仍在使用老旧的柴油发电机,这一因地制宜的约定确保了基金会善款的有效与合理利用。
因地制宜,两度捐资,深度帮扶
2011年9月,老牛基金会资助74万元在西藏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吉玛乡为当地农牧民安置太阳能发电设施,使全乡435户农牧民彻底告别了没有电的不便生活。基于去年对仲巴县吉玛乡实施阳光工程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老牛基金会今年继续在西藏地区实施阳光工程,进一步扩大此项目的受益范围。
本次项目的实施地是典型的高原地区。受高原气候因素影响,草场资源有限。为了采光、取暖,当地牧民主要依靠砍伐山上的灌木、薪柴以及农作物秸秆为主。这些脆弱的高原地区植被非常脆弱,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
众所周知,西藏地区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可再生绿色资源。太阳能设备正常养护和使用,平均使用寿命达15年以上,且太阳能户用电源体积小、方便携带,满足了西藏牧区牧民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习惯,是最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获取电力途径。
老牛基金会不仅为农牧民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也非常重视设备的长久使用和养护。对于所有安装设备的农户都进行使用和养护培训,对安装在学校的太阳能设备还安排了专门的养护负责人,实行一对一负责制。并与相关设备企业签订协议,定期对所有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使用寿命,达到真正的有效利用。
坚持绿色惠民
“经过深入当地实地调研,并结合上一年度的实施和回访情况,我们决定今年继续实施‘阳光工程’项目。同时我们扩大了资金投入力度,使更多的农牧民能够得到项目的实惠,方便地用电,用绿色电。”老牛基金会一位参与调研的工作人员如是说。
据测算,使用一套太阳能设备可以使一户农牧民少用牛羊粪3吨,柴草2.5吨,可使近1000平方米草原灌木免遭砍伐。采用太阳能供电,既满足了当地农牧民照明等用电需求,又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这正好与老牛基金会重点关注环境保护的理念相契合。
老牛基金会开展公益项目注重形成完整的闭合回路。为了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基金会建议多准备一些设备所需的小零件方便牧民维修。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基金会也充分考虑到十至十五年后设备回收的问题,与设备厂商、当地政府签订了一系列废旧设备回收协议,真正做到绿色惠民,呵护藏区脆弱的生态自然环境。“我们的项目不能给环境带来新的污染,真正做到绿色环保。”老牛基金会表示。
这个项目不仅能够改善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牧民经济收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创造了条件,同时提供了一种清洁、可再生的绿色资源给农牧民,造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财富。这对于促进西藏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切实改善当地农牧民生活能源困难的现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将有益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
“真心祝愿西藏边远地区农牧民的生活能够越来越好!”一位参与去年项目回访的志愿者说出自己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