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第九届学术会议在我市召开,60余名院士和350名高层次专家深入研讨相关领域最新学术课题和发展动态。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围绕冶金工业转型发展应对挑战作了题为“微利时代,创新发展”的报告,引起热烈反响。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省长李学勇在会议开幕式上分别致辞。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干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何鸣鸿,省长助理、省科技厅厅长徐南平,省政府秘书长毛伟明,市长朱民,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邹放鸣、校长葛世荣等出席会议。
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学术会议是中国工程院的重要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每两年召开一次,旨在推进化工、冶金、材料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创新能力,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本届会议以“现代化工、冶金、材料与能源”为主题,围绕国内外相关学科与产业最新发展进行研讨。
李学勇在致辞中代表省委、省政府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对中国工程院等国家有关部委和单位长期以来给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在简要介绍江苏坚持稳中求进、推进科学发展有关情况后,李学勇说,近年来江苏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把创新驱动作为发展的核心战略,把科教与人才强省作为基础战略,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当前,江苏正处于“两个率先”的关键期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制定出台推进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致力于发挥江苏科教人才优势,坚持高端引领,突出企业主体,密切产学研结合,创新政策举措,推动江苏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科学发展。李学勇说,中国工程院是我国工程科学技术界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集聚了全国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众多高层次专家,与江苏的合作十分密切。这次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学术会议在江苏召开,是对江苏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的有力推动和支持。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一难得机遇,认真求教,深化院省合作,促进创新驱动。同时,恳切希望各位院士、专家多在江苏走一走、看一看,多加指导、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我们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更加富有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周济在致辞中说,化工、冶金、材料与能源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切实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实现这些产业的科学发展,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这次学术年会,院士专家们就相关领域重大课题进行深入研讨,相信能进一步启迪思想,构建共识,推动学科科技创新和行业发展。周济说,近年来江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经济社会发展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江苏特别重视科技创新,创造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中国工程院与江苏省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院士们积极参与江苏的科技创新和科学发展。今后,中国工程院将进一步加强与江苏的全面合作,特别是加强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为江苏科学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朱民在致辞中说,近年来,徐州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实施科教和人才强市、创新驱动、绿色增长、开放带动、统筹发展、民生优先“六大战略”,全力推进“三重一大”,保持了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劲势头。作为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徐州的资源消耗型产业在经济结构中仍占有一定份额,尤其化工、冶金、材料和能源产业依然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推动这些产业的提档升级,对于促进徐州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和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将倍加珍惜这次机遇,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更大力度推进徐州化工、冶金、材料、能源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探索新的路径。
此次与会院士和专家,不少都在我省和我市有合作项目。大家认为,江苏省和徐州市拥有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产业基础雄厚,大家将以这次会议的召开为契机,进一步扩大与江苏和徐州的合作,并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参加会议的我省和我市有关部门及企业界人士表示,将及时开展对接合作,完善配套和服务,促进院省、院市合作向纵深发展,不断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