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海南建碳交易市场三大优势:可再生能源潜力巨大

“当前,碳排放权交易已成全球控制碳排放的重要方式,有望超越石油成为全球第一大商品。”人行海口支行金融稳定处的邓启峰认为,海南建碳交易市场有明显优势,不仅可优化配置海南稀缺的环境资源,提升产业结构,还可将海南的低碳优势转化为资金。

  建碳交易市场是大势所趋

  “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已建立碳交易市场,交易总规模不断扩大。”邓启峰说,世界银行预测今年全球碳交易量和交易额将分别达到100亿吨和1500亿欧元,2020年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

  “国内现在还没有碳交易市场。”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李怒云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碳卖家之一,主要国际买家却不得不到欧美与中国企业交易。不过,近年来我国已进行大量探索。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谢振华日前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做好各地碳交易市场试点工作,“十三五”将进一步扩大试点的范围,逐步建立全国性的碳市场。

  省人大代表周敬民说,碳排放权配额交易方式操作性强,应尽快出台《海南省碳排放权交易条例》,建立起海南碳交易市场机制。

  “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定位为海南建碳交易市场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邓启峰说,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定位,要求海南始终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李怒云认为,海南拥有丰富的碳汇储备。截至2011年底,海南森林面积达到31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0.5%。与此同时,海南是海洋大省,而海洋吸收了人类碳排放的20%-35%。这些丰富的碳汇资源可用来中和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碳。

  与此同时,海南资源丰富,可再生能源潜力巨大。目前,中海油新能源投资公司已在东方投产了年产量为6万吨的国家级生物柴油项目。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为海南企业降低碳排放提供了扎实的能源基础。

  “海南拥有节能减排的基础。”邓启峰说。“十一五”期间,海南已实现火电机组百分百脱硫,国控重点源主要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海南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后,可通过市场把节能减排形成的碳排放权利转化为资金。” 

  利用国际资金来节能减排

“海南要积极参与清洁发展机制市场,利用国际资金来节能减排。”邓启峰说,海南自然资源和碳汇资源丰富,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空间巨大。但截至去年11月,海南在联合国注册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数仅11个。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海南应考虑先行先试碳排放总量控制。

  “海南应先借鉴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经验。”他说,应以企业自愿签署有法律效力的减排协议方式,通过交易所市场平台组织实施碳排放交易。如房地产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一定损害,若对其实行碳排放总量控制,并允许企业间就节余下来的碳排放权进行交易,不仅减少该行业发展对环境的破坏,还能鼓励房企发展绿色建筑,形成良性循环。

  他认为,围绕碳交易,还可开展金融创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发相关金融产品,例如开发天气衍生品与巨灾债券、建立碳基金等。


  • 上两篇文章:2012年全球碳排放交易额将达1400亿欧元
    2012年全球碳排放交易额将达1400亿欧元,然而国内碳排放权交易的“春天”或许最乐观也要两年后才到来  继上海、北京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之后,广东
  • 上一篇文章:http://www.dghgxh.org/host/manage.asp
    作为国家首批7个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省、市,广东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已从制度设计阶段转向实际操作阶段。记者昨日从省发改委获悉,省政府近日正式印发《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首批九大行业827家企业纳入“控排企业”范围。

  • 下一篇文章:深圳“试水”碳交易 试点省市角力暗生障碍
    近日,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启动。在启动仪式上,最受关注的是4家水泥企业以60元/吨的价格,共7800万元认购了130万吨碳排放权配额。这意味着,广东率先在充满技术难度和尚有诸多空白领域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上迈出了实际性步伐。广东为此雄心勃勃,宣告要在2015年基本建立在全国有重要地位的区域碳排放权交
  • 下两篇文章:中国推进碳交易试点 重庆联交所有望明年成立
    在重庆低碳协会代表大会上,重庆联交所相关负责人熊靛栏称,“重庆碳交易所的筹备由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具体负责。有专家建议,排放源和排放清单“要统计全面”
  学会动态
学 会 新 闻
学 会 通 知
技 术 标 准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