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稀土采矿权整合保驾产业安全

                                              来源于:中国化工信息网

  9月13日,国土资源部公布了整合后的《稀土采矿权名单》,采矿权证由原来的113张减少到67张,削减了41%。上周末,国土资源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整合意在改变稀土开采多、小、散、乱局面,逐步建立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开发格局,通过提高稀土行业集中度来保驾我国稀土产业安全。
  据介绍,我国稀土资源乱采滥挖、破坏环境现象严重。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只占世界的23%,但是2011年的产量却占到世界总产量的97.7%。经过半个世纪的超强度开发,中国稀土资源保障年限不断下降,包头稀土矿重要矿区资源只剩下1/3,南方稀土矿储采比由20年前的50%降到了15%。与此同时,中国稀土行业原有稀土企业126家,年产能约32万吨,远远超过世界总需求量(约12万吨)。因此,整合稀土行业,防止环境再遭破坏,提高产业集中度,规范稀土开采,保护产业安全,已经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记者了解到,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将稀土产品纳入政府管理轨道,以抑制国内的盲目开采行为。1991年,中国决定将离子型稀土矿产列为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矿种,从开采、选冶、加工到市场销售、出口等各个环节都实行有计划的统一管理。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对稀土资源的保护意愿更加强烈。2006年,我国实施稀土开采总量控制管理;2007年又将稀土生产纳入指令性生产计划管理;2008年国家发布《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对稀土等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实行规划调控、限制开采、严格准入和综合利用;2009年,将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勘查、开采的登记和审批权限上收;2011年,统一调整了稀土矿原矿资源税税额标准。
  然而,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稀土行业的乱采滥挖,无计划、超计划生产,破坏环境等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如,国家多年来实施的稀土开采指令性计划指标,被业内指为“形同虚设”。以2011年为例,全国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9.38万吨,比2010年上升5.16%,但实际开采的稀土总量每年都超过国土资源部的计划性指令。
  为了有效遏制行业乱象,今年以来我国政府对稀土行业一次次重拳出击。今年7月,国土部牵头多部门拟订的稀土矿产采矿权准入条件规定:除对矿山资源量和规模进行严格限制外,还将对申请采矿权的生产企业设立主营业务收入必须超过10亿元的“高门槛”。8月,工信部发布《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对各类稀土矿山企业、冶炼分离企业、稀土金属冶炼企业的生产规模、投资项目比例、环保要求等作出具体规定,要求使用混合型稀土矿的独立冶炼分离企业生产规模应不低于8000吨/年,稀土金属冶炼企业生产规模应不低于2000吨/年。工信部稀土办主任贾银松表示,在准入门槛提高之后,预计全国近20%的产能将会被淘汰。 
   此次稀土采矿权证的大幅削减,又进一步使采矿权向优势企业集中。从采矿权名单来看,四川18个采矿权已经整合为7个,赣州88个稀土采矿权整合为44个,全国稀土采矿权由百余个减少为67个。而这67个采矿权绝大部分集中在各地主导企业手中:江西的45张采矿证中,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独揽43张;内蒙古2张采矿证的采矿权人都是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获得采矿权的3家企业均为广晟集团的控股公司。
  目前,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开发格局已具雏形。内蒙古、广东、福建等地基本完成区域内稀土资源整合和冶炼企业的兼并重组,组建省一级的稀土企业集团。中国五矿、中铝公司等中央企业也在加大兼并重组力度并在多个省份取得进展。


  • 上两篇文章:科技部发布高性能膜专项规划 2015达千亿规模
    来源于:中国化工信息网   9月6日,科技部对外发布了《高性能膜材料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5-8种关键膜材料实现国产化,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发明专利500项以上;建成膜生产线3-6条;预期产业增长率为30%,产值到2015年达到千亿元规模。  目前,全球高性
  • 上一篇文章:潘基文呼吁各国继续履行保护臭氧层承诺
    来源于:中国化工信息网 今年9月16日是第18个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也是《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简称《蒙特利尔议定书》)签署25周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此发表致辞说,《蒙特利尔议定书》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各国政府必须继续履行保护臭氧层的承诺。  潘基文在致辞中说,保护地球生命免受有害太

  • 下一篇文章:中国出台新政 进一步加强塑料再生管控
    来源于:中国化工信息网中国对进口废塑料的需求近年来不断扩大。凭借低成本的人工分拣和宽松的监管控制,再生行业蓬勃发展起来。 但政府开始采取措施对该行业实施更严格的管控。首先在去年出台政策,从海关方面加强对废料进口和流通的控制。现在,政府又公布了一项新的法规,取缔一切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不当的再生操作。
  • 下两篇文章:“海洋大开发”应是中国新国策
    来源于:中国化工信息网   近年中国沿海海域出现的一系列围绕岛屿的国际争端,折射出中国自身发展方略中的某种缺失,即没有把海洋大开发提升为国策。解决海洋问题,还得有大手笔。海洋大开发应是人类破解陆地资源困局和打造未来的明智抉择,也应成为国家间海洋外交的新议题。至今,英国有离岸14公里的世界上最大海底煤
  学会动态
最 近 更 新
国 家 政 策
省 市 政 策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