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绿色崛起”促昌江发展 纯美黎乡“循环”向前

                                 来源: 人民网-海南视窗
核心提示:华盛天涯水泥厂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保铭在了解到这条目前世界上日产能最大的水泥熟料生产线无论在建设速度、技术创新还是节能减排方面,均领先于世界水平时深表满意。
关键字:  节能减排 节能技术 节能降耗


 

  在海南省昌江县华盛天涯水泥厂,一座高达148米的预热塔十分壮观,这座庞然大物就是该厂日产1.2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的主体部分,而这座目前世界上日产能最大的水泥熟料生产线,也见证着昌江在“绿色崛起”战略大大步向前的步伐。
  高科技改变重工业发展方向
  昌江华盛天涯水泥厂位于昌江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内,现有职工880多人。该公司已完成三期工程项目建设,总投资13.3亿元,全部采用新型干法旋窑工艺技术,拥有3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目前水泥熟料年产能600万吨,是中国水泥企业熟料产能50强企业。
  在海南“绿色崛起”的大背景下,该企业引进世界最新科技,提升企业的技术附加值,在发展的同时,对周边的自然环境做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据介绍,昌江华盛天涯水泥厂日产12000吨水泥熟料项目于2011年4月30日正式动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2.5亿元,日产水泥熟料1.2万吨,历时14个半月建成投产,比原计划提前3个半月,是目前世界日产能最大的生产线。
  该生产线核心系统引进了德国POLYSIUS公司的先进生产技术和装备,生料粉磨系统,熟料烧成系统均由德国POLYSIUS公司设计,关键设备由德国POLYSIUS公司原装进口、德国专家现场指导安装。设计熟料电耗58千瓦时/吨,标准煤耗98kg/吨熟料,粉尘排放30mg/Nm3,NOX排放400—500mg/Nm3以内,能耗低于国内标准,废气排放浓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装机容量为22兆瓦,年节能约5.5万多吨标准煤,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5万吨,具有产量高、能耗低、纯低温余热发电量大、自动化程度高、环境保护好等特点,代表着当今世界水泥行业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
  “虽然投入很大,但是我们觉得很值得,因为这对环境保护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也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负责。”华盛天涯水泥厂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保铭在了解到这条目前世界上日产能最大的水泥熟料生产线无论在建设速度、技术创新还是节能减排方面,均领先于世界水平时深表满意。
  高科技为绿色崛起保驾护航
  在华盛天涯水泥厂旁边,海南矿业公司200万吨贫矿选矿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海南矿业公司200万吨贫矿选矿项目是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5.83亿元,规模为年处理原矿200万吨,年产铁精粉80万吨。
  “以前技术不行的时候,矿上加工后剩下的贫矿都积存在那里没人要,在资源浪费的同时也是对环境的一种破坏,但现在不一样了,这个项目建好后就可以实现‘变废为宝’,把贫矿转变成精矿粉。”该项目负责人自豪的说,200万吨贫矿选矿项目采用当今最新工艺,处理海矿公司富矿生产过程中多年积存的贫矿以及地采矿石,把贫矿转变成精矿粉,受到了省领导的充分赞扬和肯定。
  而在瑞图生态环保建材项目工地,记者则看到了利用尾矿砂为原料制作成的各种建筑材料,这些建筑材料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制作出不同样式、不同强度地砖、瓷砖等。
  “虽然我们投入很多,项目的技术含量也很高,但我们的产品并不贵。”该项目负责人说,这些建材的原料都是矿上剩下的尾矿砂,以前这些都被当做垃圾来处理,但是他们项目的进驻,可以实现废物再利用,这个项目建成后,可以达到6000万块标准砖的年产量,同时会消化大量的尾矿砂,可以实现保护环境、增加产值的多重效益。
  “绿色崛起”促昌江发展
  2011年,昌江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数据显示,2011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1.3亿元,同比增长17%;全社会固定总产投资64.5亿元,同比增长5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亿元,同比增长16.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1亿元,同比增长28.8%;旅游接待过夜人数31.96万人次,同比增长19.1%。
  那么,“绿色崛起”对于昌江意味着什么呢?昌江县委书记何西庆认为,昌江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推进“一区四地”建设,即把昌江建设成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海南国际旅游岛新兴旅游目的地、海南最大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海南最大的新型生态建材生产基地和海南绿色生态农业生产基地的产业定位,与“绿色崛起”的核心要义是完全吻合的。
  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正是昌江实践“绿色崛起”的做法。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保铭日前在昌江调研时指出,昌江主动作为,狠下功夫调结构、转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紧落实投资和项目,一批支撑昌江长远发展的项目相继落地,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后劲。他希望昌江举全县之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好国家级的循环经济示范区。积极采用节能降耗技术,降低单位生产能耗,不断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加快朝着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目标迈进。

 


  学会动态
学 会 新 闻
学 会 通 知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