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化工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从机构检测数据来看,市场整体继续上行,但上涨动力不足,部分产品陷入深度整理的泥潭。
在监测的68个化工类大宗商品中,全月呈现上涨的化工产品共34个,占所有品种的50%,其中月度涨幅超过3%的品种8个,最大涨幅8.7%;保持平稳的产品仅8个,占所有品种的11.76%;全月呈现下跌的产品26个,占所有品种的38.24%,其中月度跌幅超过3%的品种13个,最大跌幅12.5%。
终端需求不振
3月前三周行情连续阴跌产品的品种逐步增加,行情上涨的品种持续减少,更多的品种加入到持稳的行列,显示出当前终端消费需求紧缩,市场回暖动力不足,未来仍有短期下探的风险存在。
目前,推动市场的利好因素主要为厂家压低装置开工率、联合提价等人为干预手段,另外化工产品受国际市场行情的影响也在加深,尿素等产品被市场需求集中拉动。但从月末情况来看,市场总体需求拉动能力减退,后市续涨空间大大缩减。
拖累市场下行的利空因素主要还是低迷的终端需求。除去处于行业淡季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产品外,前期表现抢眼的明星产品如今也已光华褪去,尽显嶙峋本质。尽管钛精矿供应依旧紧张、乙二醇价格目前依旧倒挂、醋酸厂家仍然在使用限产推价的手段,但下游需求滞后已将这些产品拖入价格下滑的深渊。
3月份国内化工市场已现上涨疲态,各产业链上中游环节的积极推动急需下游需求的回暖来回应,整个市场已完全转化为需求主导型,去年成本推动型市场行情将难得一见。
鉴于行业周期性规律以及对未来部分分支行业超跌反弹的良好预期,预计第二季度下半段化工市场可脱离目前的低迷状态,进入快速上行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