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建10个清洁生产示范园区,培育百个企业清洁生产技术中心。日前,我省颁布的《广东省“十二五”清洁生产规划(2011-2015)》(以下简称《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清洁生产政策法规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并在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旅游和商贸服务等6大领域培育一批清洁生产示范工程、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
东莞五大支柱产业列入发展重点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省将以实施“十百千万工程”为主线,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我省计划在现已认定的工业园区(开发区、产业聚集区等)中创建10个清洁生产示范园区,并支持和鼓励园区内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
记者获悉,“十二五”期间,我省将结合国家颁布的22个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和我省工业九大支柱产业的实际情况,确立清洁生产技术发展的重点。其中包括电子信息、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纺织服装、食品饮料、造纸等行业。这对东莞来说,有五大支柱产业被列入清洁生产技术发展的重点。
以电子信息业为例,将在印制电路行业推广低含铜废液、蚀刻液减排技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PCB行业用水减量等技术列为重点。
据了解,目前我省已经通过了12批次的省级清洁生产企业认定,东莞市获得省级清洁生产称号的企业超过了100家。
将构建清洁生产企业绿色采购通道
《规划》把清洁生产企业的范围,重点锁定在“工业、农业、建筑、交通、商贸服务、旅游”等6大领域。
据东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后,我省将发挥财政资金在开展清洁生产工作中的引导作用,采用财政补贴、贴息等方式扶持企业实施中高费清洁生产方案,支持企业实施以新工艺、废物综合利用等技术实现污染物零排放的技改项目。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扶持方面,我省将构建清洁生产企业的绿色报建审批通道和绿色采购通道。对获得“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称号的企业,政府有关部门在受理其报送的有关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等手续时优先将其列入“绿色通道”,缩短审批流程,加快审批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