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走向节能蓝海——从《政府工作报告》透视节能减排的未来走向

  来源: 中国节能服务杂志 

核心提示:三月,“两会”不仅是全国的焦点,也是世界瞩目的焦点之一。作为节能减排领域的一员,自然会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节能减排,而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也确实拿出了很多篇幅,来阐述节能减排的相关工作。 

关键字: 节能减排 政府工作报告 两会 

  三月,“两会”不仅是全国的焦点,也是世界瞩目的焦点之一。作为节能减排领域的一员,自然会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节能减排,而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也确实拿出了很多篇幅,来阐述节能减排的相关工作。

  《报告》中有些内容是节能服务从业者正在从事的,而有些则与节能服务工作紧密相关,如何看待温总理在《报告》中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梳理,如何透过这份《报告》,深切体悟和领会中国节能减排事业的未来走向,以便看得更远、更多,成为人们一段时间以来集中思考的问题。

  《报告》凸显节能业绩

  “做节能服务的人,有时容易局限在我们这个小圈子里,不能把眼光放得开阔到能源、经济、政府的层面上去,其实,这对我们产业自身的发展没有什么好处。”一位节能服务产业内的资深人士说。确实如此,站得高,方能看得远,否则只能是坐井观天。更多地了解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能源格局,才能更好地把握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脉络。

温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温总理作的《报告》正是站在一个世界的高度,更清晰地向人们展示出了我国各项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巨大成就,当然,其中也包含着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

  《报告》显示,在过去的“十一五”期间,我们制订了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五年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7210万千瓦,淘汰了一批落后的煤炭、钢铁、水泥、焦炭产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45%、14.29%等。

  应该说,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政府政策上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强不无关系,同时也与企业落实节能减排主体责任的决心与践行紧密结合。拿国家发改委张平的话说:“加强节能减排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百姓生活环境的需要,也是作为负责任大国应该采取的措施。”而我国在节能减排上的作为,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与赞誉。

 难在多重因素叠加

  温总理在《报告》中总结“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时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众多成就的取得,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我们战胜各种严峻挑战,靠的是发展;各领域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靠的是发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仍然要靠发展。”温总理说。

  成就的取得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我国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受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和环境容量制约以及全球性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影响,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指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还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推进难度增大、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基础工作薄弱、能力建设滞后、监管不力等问题。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改变,不但“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难以实现,还将严重影响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除此之外,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巨大,欧美等许多国家仍深陷其间,同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虽然目前全球经济复苏已见起色,但若想恢复到2008年以前的水平,有分析指出,还需要5至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加之化石能源价格的持续走高等众多因素叠加,使得节能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也在不断提升,所以,如何加强宏观调控,如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如何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节能文化,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一脉相承的明晰目标

  目标明晰了,工作才好推展,所以面对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式,《报告》指出,要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加大耕地保护、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建设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

  除了具体的数字变化外,“十二五”的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应该说与“十一五”的方向一脉相承,具有很强的连贯性,一些政策的颁布施行也在有序展开,并且覆盖到了包括政策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措施、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多个层面。除了中央所属部委外,各地、各行业也先后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来确保中央政策的落地生根。

  以节能服务产业为例,如何把20亿的财政奖励落实到位,各地都想了很多办法。在去年底召开的一次由国家发改委领导组织的“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座谈会上”上海节能监察中心的负责人就介绍了本地区的一些经验。

  由于财政奖励的发放单位不了解什么是合同能源管理、更无从判断某一节能改造项目是不是属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所以财政奖励不敢轻意发放。面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上海专门成立了一个由上海市发改委、工信厅、财政厅、上海节能监察中心、专家等组建的一个隶属于政府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办公室”,这个办公室负责审核申报财政奖励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只要这个办公室盖章认可了,那么财政厅就下发财政奖励,这样就解决了财政奖励不能及时发放到位的问题。

  虽然这只是节能减排领域中很小的一件事,但确与国家的大政方针相统一,只有在目标明晰的前提下,这样的终端经验才能得以有效推行,才能为达成全国性目标形成合力。

  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引领发展

  虽然是细节决定成败,但如果方向不正确,细节做得再好,也只能是南辕北辙,所以“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很重要,因为这是纲领性的,只有把持好方向,我国的经济发展才能真正得到有序发展。

  《报告》明确了2012年的工作重点,其中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因为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而改造提升制造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重点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技术工艺系统集成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等则是具体的方向。

  同时《报告》也就如何实现方向性目标,给出了方法: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大力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抓紧制定标准,完善政策,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作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形成生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报告》对于节能减排的描述涉及多个章节,从“十一五”至“十二五”几乎涵盖了节能减排的所有方面,内容详实、可行,下一步的工作进展如何,就看落实了。相信,在正确方向的指引下,我国的节能减排事业必将走向一个美好的未来。


  • 上两篇文章:新技术可提高水解效率
    来源:发布时间:2012-4-17瑞典等国的研究人员已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分子催化剂,可将利用阳光从水中分解出氧和氢的效率提高到接近自然界光合作用的水
  • 上一篇文章:预防重金属污染亟待建立科学检测标准
    来源:法制日报发布时间:2012-4-18  重金属污染,近年来已经成为一个令人谈虎色变的词。按照学界通常的解释,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

  • 下一篇文章:中国石化:绿色低碳成为企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来源:中国石化网核心提示:近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召开2012年度节能达标工作视频会议,强调节能减排工作是实施绿色低碳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地把节
  • 下两篇文章:我国首个新型氮肥行业标准将实施
    来源于:中国化工信息网据了解,自2012年7月1日起,我国首个针对新型氮肥的行业标准——脲铵氮肥的化工行业标准HG/T4214-2011即将颁布实施
  学会动态
学 会 新 闻
学 会 通 知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