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4月12日08:14 | 中国财经报
本报讯 截至2011年12月底,山东省累计引进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53个,赠款项目15个,协议贷赠款额22.93亿美元,实际利用贷赠款16.33亿美元,其中涉及低碳经济的贷赠款项目24个,协议贷赠款额14.38亿美元,实际利用贷赠款9.84亿美元,让低碳覆盖广大城市和农村。
据介绍,相比国内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具有期限长、规模大、利息低的优势,且可撬动1—3倍的国内投资,资金杠杆作用显著。近年来,紧密结合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山东省不断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力度,特别是在一些重要领域成效突出。
在构筑低碳城市方面,大力加强城市供热节能综合改造、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从地下、地上、空中三位一体打造济南、威海、潍坊、滨州等低碳生态城市圈。其中,积极利用资金约6.24亿美元,通过世行贷款邹县火电、城建环保一期、二期、亚行贷款海河治污等项目,从推进电厂能效提高、污水处理厂、垃圾场建设着手,全力营造“蓝天碧水”低碳生态城市新画卷。
在打造低碳农村方面,大力加强沼气等农村清洁新能源的综合利用,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大胆探索发展农村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新路径。其中包括,积极争取2394万美元,通过农村能源生态建设二期项目,加强畜禽粪污的综合利用,年可处理粪污约18.25万吨,年产沼气约2198万立方米。同时,通过世行农村户用沼气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还积极探索在农村可再生能源方面开展清洁机制交易活动的可能性和操作途径。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方面,大力加强钢铁、电力、化工等重点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术改造,努力走出一条节能低碳的新型发展道路。包括积极利用6.07亿美元,通过亚行贷款莱钢改扩建等项目,切实推进钢铁等重点耗能产业能效水平的提高。
此外,山东省还积极推进清洁发展机制建设,积极利用贷款2亿元人民币,切实加强对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建设、传统供热节能改造、风电叶片胶粘剂研发生产、太阳能热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资金支持,拉动国内各类投资7.03亿元,年可减排二氧化碳84.71万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为破解低碳经济发展融资难题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作者: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