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统计 | 技术标准 | 联系我们
  信息详情
二氧化碳变为液体燃料技术问世

                                      来源:科技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09 15:45:57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萨缪里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首次展示了利用电力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异丁醇的方法。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该学院化学及分子生物工程系的廖俊智教授及其同事提出了一种将电能储存为高级醇形式的化学能的方式,可作为液体运输燃料使用。廖俊智说:“目前一般使用锂离子电池来储存电力,存储密度很低,但当以液态形式存储燃料时,存储密度能显著提升,并且新方法还具备利用电力作为运输燃料的潜力,而无需改变现有的基础设施。”

  研究小组对一种名为“富养罗尔斯通氏菌H16”的微生物进行了基因改造,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单一碳来源,电力作为唯一的能量输入,在电子生物反应器中生产出异丁醇和异戊醇(3-甲基-1-丁醇)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等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暗反应(又称碳反应)两个阶段,利用光合色素,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将二氧化碳(或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或氢气)的生化过程。在此次研究中,科学家将光反应和碳反应分离开来,不利用生物的光合作用,而改用太阳能电池板将阳光转化为电能,随后形成化工中间体,以其促进二氧化碳的固定,最终生成燃料。廖俊智解释说,这一方式将比普通的生物系统更为有效。后者需要基于大量农耕土地种植植物,新方式则由于不需要光反应和碳反应同时发生,所以可将太阳能电池板置于沙漠中或屋顶上。

  理论上,太阳能发电所产生的氢可促使转基因微生物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以形成高能量密度的液体燃料。但溶解性低、质量迁移率低,以及和氢相关的安全隐患都制约了这一过程的效率和可扩展性,因此,研究小组采用甲酸替代氢作为中间体和高效的能源载体。科研人员表示,他们首先借助电力产生甲酸,再利用甲酸促进二氧化碳在细菌中的固定,在黑暗中生成异丁醇和高级醇。

  廖俊智表示,电气化学中甲酸盐的生成,生物学中二氧化碳的固定,以及高级醇的合成,都为电力驱动二氧化碳向多种化学物质的生物转化开启了可能。此外,甲酸盐转化为液体燃料也将在生物质炼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张巍巍)


  • 上两篇文章:发展低碳经济 调整产业结构
    发布时间:2012-04-12来源:新华网  由于人类社会二、三百年以来,大量的应用煤炭、石油等作为动力燃料,因此,劳动生产力得到了无与伦比的空前提
  • 上一篇文章:多省试水火电脱硝电价
    来源:中国环境报发布时间:2012-4-17  从今年1月1日起,《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开始实施。为提高火电企业脱硝的积极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出

  • 下一篇文章:看日本地沟油如何“变废为宝”
    来源:经济参考报更新时间:2012-04-0509:06:03  日本人的餐桌上是看不到“地沟油”的。因为日本通过回收废油,掐断了地沟油的源头,回收
  • 下两篇文章:广东去年收10亿排污费今年拟推重金属污染征收
    来源:南方日报发布时间:2012-4-18笔者16日从省环保厅获悉,2011年度广东全省排污费开单金额95086.0万元,其中废气类56141.5万
  学会动态
学 术 交 流
活 动 预 告
友情链接:环球企业网
   
东莞市化工学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69-22862897,微信:DGHGXH01  邮箱:dghgxh@126.com
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机电化工大楼12J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