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2-03-31 09:36:21
昨(30)日,为搭建国内外企业合作平台和高端前沿技术交流平台,来自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等部门和院校的领导、专家、教授,以及韩国sk、德国德凯等国际国内专家和代表聚首德阳广汉市,商讨如何解决技术锂电池“瓶颈”问题,促进电动汽车的产业化。
锂电池是电子产品首选电池
“锂电池电压高、寿命长、低污染以及有较大工作温度范围等优点,成为电动汽车核心关键零部件。”四川省经信委副主任伍丕光介绍,我国电动汽车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方向清晰,“纯电驱动”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据介绍,四川锂矿占全国70%以上,并有一大批企业,在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上,把锂离子电池作为研发重点,具有规模化,产业化的优势。
“锂电池已逐渐成为全球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首选电池。”会上,专家认为锂离子电池替代铅酸和镍氢电池是必然趋势。与会代表介绍,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一路飙升的油价,汽车的动力源将不得不逐步摆脱石油资源的束缚而采用一些新的能源取代,以锂电池对代表的动力电池成为了电动汽车的核心关键零部件。
德阳市长陈新有介绍,近年来,德阳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依托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等一批重大装备制造企业,加快以风力发展、潮汐发电、生物能、太阳能、燃料电池等可再生能源为重点的新业发展。
锂电池发展前景看好
“锂电池产业是个朝阳产业,如果未来新能源汽车启动的话,相关材料这一块肯定是直接受益的,走“两轮推动四轮”,“低速推动高速”的发展方向和思路,这既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又符合中国的实际。”广汉禧丹佛纳米锂电池有很公司董事长王在福向记者表示,锂电池产业的安全性、技术、关键环节、政策都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据悉,作为“国际锂离子电池发展战略研讨暨技术峰会”会场,广汉打造了锂电池核心材料产业化基地,一个锂电池核心材料的产业集群逐步成形。其中,黄铭教授研究出的世界首创的“多溶剂液相法制备纳米级锂电池材料的工艺技术”,今年2月该工艺技术就通过了国家级专家的鉴定,认为工艺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首次实现了常温常压下使用无氢氟酸工艺制备六氟磷酸锂,突破了锂电池关键材料之一电解液中的电解质的技术瓶颈。(记者 陈斯)